2018
-
08
-
25
“當前我國物流降本增效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社會物流總費用、企業物流費用率等關鍵指標依然明顯高于歐美發達國家,物流業依然存在大而不強、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不夠強等問題。”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交通與物流處處長李聰日前在“2018中國智慧物流創新伙伴大會”上表示。為進一步推動物流降本增效,不少企業加快布局智慧物流建設,2020年有望實現末端配送自動駕駛技術普及和無人配送車規模化量產。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作為供應鏈創新應用的元年,供應鏈應用成為物流最核心的內容。圍繞供應鏈體系,商務部今年還將會同有關部門,就農產品、藥品、家用電器、服裝家具,餐飲等短板領域,保稅倉庫著力提升供應鏈的智能化、智慧化程度。智慧物流 降本增效空間巨大我國物流降本增效成效明顯。從宏觀層面看,從2012年到2017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從18%下降至14.6%;從微觀層面看,企業物流費用率也在逐步下降。不過李聰也指出,我國物流業依然存在行業規模與發展質量效益不匹配的問題,社會物流總費用、企業物流費用率等關鍵指標依然明顯高于歐美發達國家,物流降本增效還有很大空間。其中,在社會物流組織方面,公路貨運行業窄,運輸車輛使用率低,多式聯運存在聯不上、聯不好的問題,海鐵聯運比例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物流信息共享開放力度不夠,“信息煙囪”“信息孤島”現象仍然非常突出。在企業物流管理方面,大多數企業還缺乏供應...
2018
-
08
-
25
2017年,在技術、政策、市場等多因素驅動下,物流行業發展進入量質齊升階段。全年快遞業務量超過400億件,連續四年穩居世界第一。與此同時,全球化、智能化、綠色化趨勢顯著,并成為物流行業開始邁向“升級版”的關鍵詞。專家和業內人士預測,2018年,隨著各類“黑科技”的日益成熟,以及利好政策的持續催化,智慧物流、綠色物流有望進入加速普及和推廣期。與此同時,資本與物流企業的結合日益緊密,一方面,資本繼續向各個物流子行業滲透;另一方面,隨著更多物流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馬太效應”將更加顯著,大的物流企業通過物流資源并購和整合形成絕對優勢地位,小的物流企業或將面臨新一輪洗牌和淘汰。“黑科技”競相涌現智慧物流或再升級2017年物流行業保持較快增長態勢。以快遞業為例,1月8日,2018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通報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完成快遞業務量401億件,同比增長28%,連續四年穩居世界第一。超過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對世界增長貢獻率超過50%。截至2017年底,保稅倉全國快遞專業類物流園區超過230個,行業運營全貨機達96架。值得一提的是,在數量穩步增長的同時,2017年物流行業發展也進入提質增效期。2017年,《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等多個文件相繼出臺,提出要發展智慧物流,推進產業自動化升級。與此同時,快遞“黑科技”不斷涌現,上百個...
2018
-
08
-
25
今年以來,我國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降低物流成本,著力構建開放包容,互聯互通的海陸空立體化國際物流網絡,為貿易往來和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這趟火車,滿載著來自哈薩克斯坦的1377噸小麥,在連云港中哈物流基地換裝海運后,僅僅20天,他們就可以到達越南。而返程的列車,將把來自中國、日韓和東南亞貨物送往中亞,歐洲地區。海,陸,空,鐵等多種運輸方式聯運,保稅倉把活躍的亞洲經濟圈和成熟的歐洲經濟圈緊緊連接在一起。中哈物流基地生產業務部部長 孔祥偉:已經形成常態化運作,這種模式有利于提高東西貨物的對流,降低客戶的物流成本。為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國家完善港口價格機制,精簡港口收費項目,放開競爭性服務性收費,同時大力推進以港口為樞紐的鐵水聯運,積極推進長江及長三角地區江海直達運輸。今年1-5月全國港口完成集裝箱鐵水聯運量174.6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4.8%,預計2018年減輕企業負擔130億元。貨主 顧丹鳳:一次能節約物流成本差不多在三千人民幣左右一個集裝箱,這也大大提升了我們在東南亞市場的競爭力。物流暢通促進了貿易活躍,今年上半年,我國主要港口運輸生產運行平穩,港口貨物吞吐量和外貿貨物吞吐量保持增長,集裝箱吞吐量較快增長。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65.4億噸,同比增長2.4%;外貿貨物吞吐量20.8億噸,同比增長2.9%。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預計完成1.2億標箱,同比增長5.4%。交通運輸...
2018
-
08
-
25
近期,跨境電商政策利好不斷,為企業建立全球物流供應鏈和境外物流服務體系提供了強大支持。而電商和快遞巨頭們也早已瞄準跨境物流保稅倉庫的巨大“錢景”并加快相關布局。在專家看來,跨境物流新一輪爆發式增長將來臨,未來應進一步提升跨境電商倉儲物流智能化水平,打通物流效率梗阻。政策利好“惹火”跨境物流跨境電商正迎來密集政策紅利,國家一方面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優惠政策,另一方面在通關、報檢、海外倉建設等環節不斷完善配套措施,為跨境出口電商的發展提供基礎設施支持。今年4月,出入境檢驗檢疫管理職責和隊伍正式劃入海關總署,機構改革后,通關作業上實現了“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三個一”的標準。海關和商檢的合并,大大提高了跨境電商在通關、報檢上的便利化程度。7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新設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北京、呼和浩特、沈陽、義烏等22個城市入選。至此,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經過三次擴圍達到35個。會議要求,有關部門和城市政府要深化外貿領域“放管服”改革,以跨境電商為突破口,在物流、倉儲、通關等方面進一步簡化流程、精簡審批,完善通關一體化、信息共享等配套政策,推進包容審慎有效的監管創新,推動國際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和業態創新。增加國外有競爭力的產品進口,鼓勵企業加快建設“海外倉”和全球營銷網絡,保稅倉庫打造跨境電商知名品牌,積極開拓多元化市場,促進外貿穩定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在...
2018
-
08
-
25
物流是連接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網絡體系,在現代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智慧物流的建設,已成為推動物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引擎。物流行業借助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物流業的新時代,或將由智慧物流引領開啟。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魏際剛表示保稅區倉儲,未來,智慧物流會加速中國物流業現代化進程,推動中國物流業革命。目前發展呈現出的特點魏際剛說,智慧物流的本質,是對物流資源、要素與服務的信息化、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并通過數據的連接、流動、應用與優化組合,實現物流資源與要素的高效配置,促進物流服務提質增效、物流與互聯網、相關產業的良性互動。智慧物流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以消費者為中心;二是互聯網思維、平臺思維(開放、共享、共贏)、創新思維;三是多方面連接(市場主體連接、信息連接、設施連接、供需對接等)、多方位集成;四是跨界融合;五是數據和數字化基礎設施成為新的生產要素,大數據為物流全鏈條、供應鏈賦能,成為物流企業新競爭力的關鍵來源;六是自動化、信息化、可視化、智能化程度較快提升;七是基于“互聯網+”與“物流+”的生態相互融合,電子商務與物流互動互促發展;八是新分工體系,大規模社會協同。對中國物流業有哪些重大影響魏際剛:一是智慧物流使得物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關聯性、滲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