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稅區維修人員稱貨物在出口的環節難免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出現異常情況,一般貨品出現了異常都會經過轉關進入香港區域再進行配送轉運或者原地維修。大多數企業為了可以節省時間以及路途上所耗費的經費都會直接選擇可靠的維修倉庫,但是除了這種退運的模式之外還有幾種托運模式同樣也使用較廣,因此下面就介紹幾種比較常用的退運模式,讓企業或者商家在選擇的時候可以有更多的參考。

1、小數量貨品問題的重新配貨模式
保稅區維修人員稱當商家出口的商品數量較小,那么在商品出現了質量或者其他的問題之后,商家可選擇無償補足更換新產品給客戶,也就是說商家可以在不退回的情況下重新運送新的產品,這種重新配送的退運模式對于商家來說更節省時間和費用。
2、繳納保證金進行維修的模式
數量較小的貨品出現意外可以直接采用補足的方式進行退運,但若是遇到了大批量貨物出現問題那么就需要企業或者商家采取更合理的方式,而繳納保證金進行維修的方式便是多數企業都在使用的一種模式。這種退運模式主要是指工廠向海關提出返修的要求,待貨物退到香港后企業在規定的時間之內提前準備好資料在香港做中檢跟清點,清點和中檢全部完畢后從皇崗口岸進口領號并提供單據給海關,此時海關出保證金通知單且工廠交貨物進口稅金三倍左右的保證金到國庫,等待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海關進行三級審批,審批核準后會直接退貨到工廠。需要謹記的是貨物復出口的產品一定要跟原退貨一模一樣,否則扣貨會導致保證金悉數沒收。
保稅區維修人員稱企業或者商家在選擇退運模式時可根據需要維修貨物數量進行判定,通常若是需要維修的貨品數量不多那么可以直接通過補足的方式解決;若是大批量貨物出現問題需要更換那么建議通過保證金模式重新更換再出口會更加穩妥。